当前位置:首页 >概况简介>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任务

研究方向一:微生物耐药机制研究

负责人黄衍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广西高校优秀人才、广西中青年高层次 人才。长期从事幽门螺杆菌等微生物的研究,对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致病性及 防治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阐述了广西壮族人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分子机 制,掌握了桂西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流行的特点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了解 sRNA 对外排泵调控影响多重耐药的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 广西重点 研发项目 2 项、广西自然基金项目 2 项,在 Marterials and Design、Nano research、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等发表相关的论文 25 篇,作为第一或主要参与人曾获得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6 件,参与获得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 项、广西自然科 学奖三等奖 1 项、中华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 项。

研究方向二:耐药微生物致病机制研究

负责人曾怡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疱疹病毒、幽门螺杆菌等感染 性疾病的研究,特别是对疱疹病毒的致病性、耐药性及防治进行了比较深入、 系统的研究,证实 BCBL-1 细胞内 Nef 可抑制 KSHV 裂解周期复制,Akt/GSK-3β 和 NF-κB 信号转导通路部分参与 Nef 对 KSHV 生命周期的影响,阐明了细胞内 Nef 调控 KSHV 生命周期的部分机制,为深入探讨 KS 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5 项目,在 Cell Host & Microbe 等高质量期 刊发表论文 15 篇,其中 ESI 高频被引 1 篇,参与获得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 奖 1 项

研究方向三: 微生物耐药和致病机制研究

负责人毕洪凯教授、博士,硕博士生导师,江苏特聘教授、特聘医学专家和江苏 省双创团队核心成员。主要从事抗感染新策略及相关小分子化药研发等工作。制备 了亚麻酸锌等特异性强、不容易产生耐药、细胞毒性低的小分子化合物; 发现 二氢丹参酮等天然产物成分对幽门螺杆菌有特异性的作用;构建了不饱和脂肪酸 关键基因 FabX 的药物靶向筛选系统;发现天然产物连翘的主要抗菌成分为连 翘脂素,并制备了连翘脂素衍生物。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 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1 项和省级科研项目 4 项。近年来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6 项 PCT 专利 1 项,获得中华医学科技进 步奖三等奖一次。

研究方向四: 抗耐药微生物诊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负责人廖献就教授、博士,廖献就,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校级杰青,学科 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2 项,自治区教 改 2 项,发表高水平论文 10 篇,其中一区 3 篇,二区 5 篇。具有丰富的细胞 内原位分析和生物成像分析研究经验,在区内外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 名度,获广西青年科技奖,“高效生物传感与细胞原位分析方法及其诊疗应用 的基础研究”获得 2020 年广西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地址:广西百色市城乡路98号 邮编:533000 联系电话:0776-2829661 实验室邮箱:nyfzsy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