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培养>学科介绍 

主要研究任务

研究方向一:抗耐药微生物先导药物筛选及评价

       分析耐药菌株全基因组序列和脂肪酸代谢途径及毒力岛Ⅳ分泌系统,根据幽门螺杆菌等微生物生理特点、致病和耐药机制,通过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寻找关键基因,分析关键基因的保守性、片段大小、所在位置等,并通过生物阻断等方法评估该基因作为药物靶点的可行性。筛选和评价出抗菌活性好、毒性低、靶向性强、不容易产生耐药的具有较好研发前景的先导药物,并建立快速、高效的药物筛选和评价平台。

研究方向二: 抗耐药微生物新药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对先导药物开展活性产物结构修饰与合成、制剂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等研究,制备新型化合物或耐药抑制剂或耐药增敏剂或菌株减毒剂或新型医院制剂等;开展新药临床药效、药理机制、代谢组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等相关的临床研究;以百色市医联体为载体,建立新药临床研究和应用推广的平台。

研究方向三: 微生物耐药和致病机制研究

       从微生物外排泵、生物膜和耐药质粒层面探讨耐药机制,确证药物靶点,为研发耐药抑制剂或增敏剂等提供理论支持;从毒力因子和代谢途径及二元信号群体感应系统探讨致病机制,为研发新药品或减毒疫苗提供参考数据。通过对耐药机制的研究,为确证药物作用靶点提供线索,高效筛选逆转或抑制耐药的药物,提高根治耐药微生物的效果;并建立微生物分子机制实验研究平台,为寻找精准防治耐药菌感染的方法提供流行病学的数据参考。 

研究方向四: 抗耐药微生物诊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完善幽门螺杆菌等微生物的快速药敏检测技术,达到快速、简便、低成本、准确性高的效果,能在二乙或更低层次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根据药敏结果、中药活性成分或中药复方改良等提出精准的诊治方案,推广应用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建立抗耐药微生物诊疗技术服务平台。

 

 

 

 

 

 

 

 

地址:广西百色市城乡路98号 邮编:533000 联系电话:0776-2829661 实验室邮箱:nyfzsys@163.com